>百科大全> 列表
镇江焦山的传说故事
时间:2025-04-13 15:30:01
答案

镇江焦山《瘗鹤铭》的传说故事

  镇江焦山上的《瘗鹤铭》举世皆知,古今闻名。传说这个碑上的字是我国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写的,它和陕西的"石门铭"一起被称为全国的两大名碑。宋代的文人黄庭坚说碑上的字是"大字之祖"。

  相传,有一年春天,老树抽芽,百花吐艳,王羲之出门有事,路过镇江,登上焦山游览。他在焦山南麓一座小庵里,看到有一对仙鹤,嘴尖颈细,眼蓝顶红,扇动双翅,迈开长腿,显出冲霄凌云姿态,心里非常喜欢。王羲之看呆了,随着仙鹤的舞姿,手指不停地划来划去,嘴里喃喃地说:"要是写字个个都像这样灵活,那就好了。"

  当家和尚看到王羲之这副模样也呆了,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:"檀越莫非喜欢这对仙鹤吗?""哦!喜欢,喜欢,喜欢得很咧!"王羲之一惊,好象从梦中醒过来一样,"不知大法师肯卖吗?"当家和尚答道:"既然檀越喜爱,我就卖给你吧。""那太好了!"王羲之爱鹤心切,笑着说:"不过我现在不能带走,等我办完事回来,再带它们,现在还要你费心照管。""你放心吧!"当家和尚点点头。

  过了几个月,王羲之办完事回来得知仙鹤已死,并葬后山。王羲之挥动羊毫写下了《瘗鹤铭》三个大字和一百多字碑文,倾吐了王羲之对死去仙鹤的思念。那碑上的书法真是神来之笔,近看字字笔势开张,远看个个像仙鹤翩翩飞舞。从此,这座无名的小山就有了名字,叫做"鹤山"。

  不知过了多少年,有一天夜晚,矗立在鹤山的石碑,受到雷的轰击,掉进长江中。

 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,有一年冬季,水落石出,这块碑竟露出头来。碑上的字迹模糊,很难辨认,有的字几乎边一点痕迹也没有了。来看碑的,人人摇头叹息。就把这块碑改叫雷轰石,又叫无字碑。

  不久,又是一个风雨交加、雷声轰鸣的夜晚,忽然飞来一群仙鹤,停在无字碑上,抖动着被雨淋湿的翅膀。渐渐地,渐渐地,仙鹤不见了。第二天,风停雨止,游人上山游览,惊奇地发现这块无字碑不仅有了字,而且字字清晰,仍然是疏密相间,变化万千,遒劲有力,神采飞扬。于是,人们传开了,说这是仙字,是仙鹤变的,字体和原来的一模一样。

  直到现在,还有从江里捞出来的王块残石,被连成整块,嵌在焦山的宝墨轩里的正中墙上,几个潇洒纵横、浑厚奇妙的大字,每天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书法爱好者和兴致勃勃的游客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规范百科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