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选种:
要求用清水选种,把浮在表层的秕谷捞出,选用饱满的稻种,以培育出整齐健壮秧苗。
消毒处理:
2、清水浸种6小时后,使附在种子上的病菌孢子萌动,再进行药剂杀菌。目前常用的药剂有25%咪鲜胺2000-3000倍液(即2ml兑水5公斤,浸种4-5公斤)浸种6小时;或用500倍强氯精(2克强氯精兑1公斤水)浸种6-8小时后。消毒药液应高出种子表面一寸(消毒期间不换水),然后把稻种用清水反复冲洗,把残留药液冲洗干净。
3、浸种要求:
浸种时间不易过长,最好采用“日浸夜露”的方法,即白天浸种、夜晚捞出摊开,浸种时最好将种子放入流动清水中先浸6小时(无流动清水的要每隔4-6小时左右换水一次)。采用间歇浸种方法:常规早稻浸种最佳时间为33—35小时,超过48小时不利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。杂交早稻宜采用多起多落, 间歇浸种方法, 忌长时间连续浸种。从浸种至破胸需48小时左右,浸种总时间应控制在8~9小时左右。
4、催芽:
早稻催芽,保温是关键。先用55℃以内的温水预热上堆,谷种升温后,控制温度在35~38℃,温度过高要翻堆,过低则要采取措施提高种堆温度。经20小时左右,谷种即可露白破胸。5月中下旬气温正常,则采用日浸夜露方法,无需加保温材料,均可正常发芽。
5、炼芽:
在播种前要把催好芽的谷种摊开,在常温下至少炼芽3~6小时后播种。使谷种适应空气温度,提高成苗率。
6、适时播种:
谷种露白后调温到25~30℃,适温催芽促根,待芽长半粒谷、根长1粒谷时即可播种下田,机插、抛栽育秧芽长要适当短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