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福清陈姓由来
时间:2025-04-13 15:17:19
答案

在福清,陈姓也是市内人口第一大姓。

中华陈姓,究其本源,可追溯至4700多年前的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。据《姓纂》记载,陈姓最早出自妫姓。司马迁《史记·陈杞世家》亦载:舜娶帝尧的女儿娥皇、女英为妻,因为他们居住在妫汭,子女以水名为姓氏,称妫氏。舜死后,禹继位,他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。周武王克商后,封舜帝的34世孙妫满于太昊之墟陈(今河南淮阳),建立陈国。妫满,谥号胡公,人称胡公满。陈胡公满既是陈国的开国始君,也是陈姓的血缘始祖。

晋永嘉二年(308),历任南海郡守、散骑常侍的陈润,最早从河南光州固始县渡江入闽,寓居福州乌石山,成为福建陈氏的开山始祖。

福清陈氏源远流长,其源发地可归溯于河南颍川、光州固始一带。经过晋唐分徙、宋明清发枝散叶,以及近现代大播迁,目前陈姓后裔遍及福清24个镇街,分布村庄超过400个。

陈姓入融支系错综复杂,有30多支陈氏宗支从省内外迁入福清开族。其中主要衍脉分为五个部分:

1

兴化衍派陈迈后裔。

陈迈是陈润第11世孙,隋文帝派其往福建泉州统领兵马,后任莆田县令,治莆有功,被尊为莆田(兴化)陈氏始祖。到了唐代,陈迈后裔相继入融开族,分为莆田、仙游两支,在福清发族共有50多个村庄,目前主要分布在江阴、渔溪、新厝、东张、海口、龙田、音西、宏路、港头、三山、高山、东瀚、沙埔等镇街。

2

开漳圣王陈元光后裔。

陈元光,唐总章二年(669)随父入闽平乱,封为漳州刺史,世称“开漳圣王”。自唐使相陈栗入融居住在阳下漈阳开始,陈元光后裔在福清可分为漈阳陈氏、柯峰陈氏、溪西陈氏、尚理陈氏等分支,发族80多个村庄,主要分布在阳下、江镜、渔溪、东张、新厝、宏路、玉屏、镜洋、一都、东瀚、沙埔等镇街。

3

南院太傅陈邕衍派后裔。

唐朝太傅陈忠、陈邕宗族的后裔,在唐朝末年随王审知入闽至融后开族,其衍脉主要分为南阳陈氏、古灵陈氏两支。南阳陈氏始祖陈夔于唐乾宁初(约895)入融,居新丰里南阳村(今龙江街道朝阳村),后裔现主要分布在福清玉屏、音西、龙江、上迳、三山、高山、龙田、江镜、沙埔、东张、新厝一带71个村庄。古灵陈氏后裔自宋代至明朝300多年间,有多个分支迁居融邑开族,现主要分布在城头、海口、港头、龙田、上迳、渔溪、镜洋等镇街74个村庄。

4

南朝陈衍派后裔。

入融始祖陈舜仁,宋朝末年从江西吉水入闽,先居左海(福州),后迁至融,现分布江阴、港头、东张、玉屏等镇街10多个村庄。

5

唐末跟随王审知入闽至融,祖脉族源有待落实的派系。

最具代表性的是融城玉涧陈氏。唐朝末年,陈崇入闽辅佐闽王,封地福清,居融城涧下开族,为玉涧陈氏始祖。其后裔衍发到今玉屏、龙山、渔溪、龙田、海口、一都、沙埔、高山、东瀚、江阴、江镜、三山、宏路、上迳等镇街近30个村庄。

根据现有史料,福清陈氏从唐大顺二年(891)陈鼎考取进士,到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福清最后一位进士陈维伦,共涌现出进士161名。至于举人、秀才等科名,则不计其数。现当代以来,福清陈氏更涌现出众多的仁人志士、业界钜子,包括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振芳(程序),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陈仰曾,厦门市政协原主席陈修茂,曾任载人航天工程测控、通信系统总指挥陈严彬将军,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的陈祥才将军,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陈元晖,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“贾乌德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”、28岁即担任北京大学教授的陈章良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同济大学校长陈杰,曾获中国政府“国际合作奖”的著名爱国侨领陈子兴,等等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规范百科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