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界分为九重,具体状态如下:
第一重:小酌
古诗有云:“呼灯小酌,剧谈赋诗。”倒一杯细细品,让醇厚又细腻的酒体慢慢划过舌尖,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对,觥筹交错,略带矜持,这就是所谓的小酌怡情了。
第二重:微 醺
微量的酒精能刺激中枢神经,这时已经能够感受到酒精带来的神经刺激,人变得思维活跃,迸发出各种奇思妙想,一副提笔就能写诗作画的样子。
第三重:浅醉
这时身体开始发热,脑袋开始发沉,眼神开始迷离,脑子已经控制不住嘴,开始吐露心声。
第四重:沉醉
“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”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,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”。这是宋朝词人李清照描写过的沉醉状态:讲的是喝得沉醉时,智商会变低,变成了话痨,也已经忘记了回家的路。
第五重:酣醉
苏轼最是能体会酣醉的状态的人了,他说过,“酒酣胸胆尚开张。鬓微霜,又何妨!”酣醉的人在这个阶段,吐露的八九成都是真言,隐藏在心底的小秘密这时就兜不住了。
第六重: 酩 酊
晋书有云“日夕倒载归,酩酊无所知。时时能骑马,倒着白接篱。”很贴切地描述了酩酊的迷醉神态,醉眼迷离,情绪极度兴奋,思维混乱,舌头开始打结,一站起来头重脚轻,歪歪扭扭地要倒。
第七重:烂 醉
有个成语叫“烂醉如泥”,喝到这境界算是高潮了,变得异常的热情,恨不得马上跪下来磕头拜把子。
第八重:癫狂
这时候身体已经不归自己管了,一言不合就怒目而瞪,踢桌子、摔瓶子,脾气爆裂,没人敢靠近,醉到这境界就别去招惹了,这就是为什么武松能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原因了。
第九重:骇俗
会做出一系列,匪夷所思的举动来,跟个疯子似的。经历过的人都会对曾经做过的离谱举动后悔不已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