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坑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是基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,主要用于监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,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,防止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。
基坑沉降观测方法
手工观测法:利用人工读数仪器,如水准仪、经纬仪、水位尺等,定期对监测点进行观测和记录,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。这种方法操作简单、成本低廉,但效率低、精度差、易受人为误差影响。
自动观测法:利用自动化仪器,如自动水准仪、自动倾角仪、自动压力计等,连续对监测点进行观测和记录,并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将数据发送到中心站进行处理和分析。这种方法操作方便、效率高、精度高、可实现实时监控和预警。
基坑位移观测方法
桩墙深层挠曲观测:在围护结构里设置测斜管,测点的布置,按对基坑工程控制变形的要求,并考虑埋设的难度和观测工作量较大的特点,一般情况下是沿基坑每边设1~3 点,测斜管深度与结构入土深度一致。
桩墙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沉降:测点一般布置在与桩墙围护结构刚性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冠梁表面上,采用铆钉枪射入铝钉,或钻孔埋设膨胀螺栓,也有涂红漆等作为标记的。测点是沿基坑周边每隔6~12m 设一点,并在远离基坑(大于5倍的基坑开控深度)的地方设基准点。
位移传感器观测法:在基坑周边设置多个位移传感器,测量土体的位移变化量,推算土体的变形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