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罪标准因地区和法律条款而异,但一般情况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
1. 行为必须是有意的;
2. 行为必须是针对受害者的;
3. 行为必须是重复性的;
4. 行为必须对受害者造成实质性的伤害。
具体来说,针对校园霸凌的行为可能会构成以下罪名:
1. 故意伤害罪:针对打、推搡、殴打、踹等伤害行为;
2. 侮辱罪:针对辱骂、嘲笑、诽谤等侮辱行为;
3. 强迫罪:针对强迫学生做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做某种行为的行为;
4. 恐吓罪:针对威胁、恐吓、敲诈等行为;
5. 损坏罪:针对损坏学生财物、学校财物、公共财物等行为。
需要提醒的是,校园霸凌行为不仅仅是一种行为,更是一种现象。因此,解决校园霸凌问题需要整体性的措施,涉及到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治理等方面。